2022-07-13閱讀量:2056
7月12日,由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氫能分會與中國改革報社《能源發展》周刊聯合主辦的主題為:“探索‘雙碳’路徑,風光氫儲并行”的第七屆中國能源發展與創新論壇在北京隆重召開,特變電工新能源受邀參與此次論壇。
論壇同期對在2021年中國能源領域表現突出的創新企業家、創新工程以及創新產品進行表彰。
特變電工新能源憑借自身優質的創新服務、領先的技術實力以及品牌影響力榮膺“2021年度踐行雙碳目標創新企業獎”、“2021年度踐行雙碳目標最佳創新產品獎”兩項大獎。
本次論壇邀請行業主管部門、研究機構、領軍企業等相關代表解讀“十四五”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以及國家氫能產業發展規劃,研判能源發展變革新趨勢,分享能源發展新技術與新業態,為統籌推進可再生能源大基地建設和氫能“制儲輸用”全鏈條發展尋找新路徑、新機遇,進而推動我國經濟向綠色低碳轉型貢獻智慧力量。
在中國未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戰略指引下,科技創新將為新經濟格局的形成提供源動力,能源科技創新是中國智能制造的基石,以“十四五”為開端,能源科技創新仍將是“雙循環”經濟格局下的重要驅動力。特變電工新能源副總工程師黃浪就《源網荷儲的電力電子化及數字化解決方案探索與展望》進行了主題分享。
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,能源供給側呈現綠色低碳化,需求側呈現泛電氣化趨勢。為構建適應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,電力系統的電源結構、負荷特性、電網形態、技術基礎、運行特性等均在發生轉變。電力電子裝備是電力系統數字化轉型的載體,能夠推動人類對能源的高效精確利用,數字化技術可以實現負熵流,推動社會由工業時代向數字化網絡時代轉型。因此,新型電力系統中發輸配用各環節將逐步電力電子化,源網荷儲各系統將逐步數字化。
長期以來,特變電工新能源致力于研發制造“源網荷儲”多場景電力電子裝備及智慧能源數字化平臺。電源方面,提供基于1500V大功率系列化組串式逆變器的光伏發電解決方案,具備并網友好、智能運維、直流故障智能分斷等特點,進一步提高光伏電站收益。電網方面,提供基于無閉鎖架空柔直技術的特高壓柔性直流輸電解決方案,行業內首次實現直流故障的無閉鎖穿越,為柔直在遠距離大容量架空線直流輸電應用中奠定基礎。用電方面,推出基于電能路由器的交直流混合微電網解決方案,具備降能耗、降施工周期、降初始投資、提升IRR的“三降一升”優勢。儲能方面,推出安全可靠、靈活友好的1500V智能組串式液冷儲能系統解決方案,具備簇級電池管理,可實現一次調頻、慣量響應等主動支撐功能。數字化方面,構建了光伏集中運營平臺、綜合能源管理平臺、資產管理平臺三大數字化系統,并推出多種AI應用,包括業內鑒衡最高等級認證“Level 4”水平的智能IV曲線掃描與診斷軟件,采用多智能算法的發用電多時間尺度功率預測軟件等。
黃浪指出,未來,在電源側,針對新能源大基地,基于電力電子變壓器的高升壓比、交直流適配特點研制新能源高壓直接并網變流器,可有效降低光伏發電度電成本,推動新能源規?;尤?;在電網側,針對分布式智能電網,基于模塊化多電平變流器的柔性合環解決方案,具備正常狀態下互聯調控優化、故障狀態下網絡隔離重構的特點,具備異步合環快速轉供、調節線路負荷時空不均、優化網損及調壓、提升分布式新能源消納四大靈活性功能。
在系統方面,通過光伏逆變器、儲能變流器、電能路由器、柔直換流閥等多場景電力電子裝備,結合5G通信、人工智能、云平臺等數字化技術,形成光伏發電系統、儲能系統和微電網系統,推動主網及分布式智能電網柔性互聯網格化,源網荷儲系統群集嵌套協同化,從而支撐構建適應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,特變電工新能源致力于通過電力電子裝備及數字化產品實現“重構新系統,鏈接新電力,奉獻新能源”。
特變電工新能源在新能源電站智能設備、開發領域領先的技術實力和優異成績獲得行業內外的一致肯定,以技術創新為核心驅動力,不斷促進系統解決方案產品迭代升級,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綠色能源解決方案。
未來,特變電工新能源將加快培育新產品新業態新動能,通過推動互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與光伏全產業鏈深度融合,進一步提高研發創新能力,不斷突破技術創新,為客戶提供更大價值。